學科動態
數字技術助力口腔病理
數字技術助力口腔病理——口腔醫院成功完成國內首套口腔組織病理學數字教學切片數據庫的建設及應用
口腔組織病理學是口腔醫學的重要基礎學科,但因教學資料匱乏的客觀條件制約,國內口腔院校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為解決這一難題,口腔數字化技術和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建設經費中大力支持數字口腔病理學的建設,在國內率先購置了國際先進的數字切片掃描設備NanoZoomer 2.0-HT(日本濱松)。我院口腔病理科繼而在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病理學專委會的協調組織下,基于北大口腔教學切片的基礎條件,收集整理了全國主要口腔醫學院校的優質教學切片資源,成功制作完成我國第一套口腔組織病理學數字化教學切片數據庫。該數據庫包括牙體硬組織磨片10張、口腔軟組織及軟硬組織聯合切片68張,基本滿足了口腔醫學本科教學的要求。目前,該數字切片數據庫除在我院本科教學課堂使用外,還在院內局域網共享,師生可以隨時隨地瀏覽學習,充分發揮了北大口腔數字化、信息化的優勢。
自2015年5月起,數字教學切片數據庫開始在全國50余所口腔醫學院校推廣使用,因資料豐富、形式靈活、操作簡便,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并初步實現了口腔組織病理學教學資料和內容的同質化。數字教學切片的優勢在于:①高清數字切片分辨率高、圖片清晰、信息豐富、色彩逼真,可以模擬顯微鏡觀察模式,靈活觀察切片任意位置,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②數字切片不再依賴于顯微鏡,學生觀察切片也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需求;③數字切片可以避免因玻璃切片資源緊缺、破損而影響教學效果,節約了教學資源,也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2017年8月,該數據庫完成了首次升級,補充了11個新病種資源,并新增了組織化學和免疫組化染色切片。今后還將根據各使用單位的反饋和需求,著眼于口腔醫學生的畢業后教育,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住院醫師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的要求,持續補充和完善。
數字化教學是口腔醫學教學改革和發展的主流方向,我院在口腔數字化教學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國內具有較高影響力。口腔組織病理學在數字教學切片中的大膽嘗試和改革,打破了傳統基礎學科教學模式呆板、枯燥的形象,使口腔醫學生受益良多,同時通過數字化的方式保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標本資料。數字切片帶動了我國口腔組織病理學教學水平再上新臺階,進一步確立了我院在口腔數字化教學領域的領先優勢,充分體現了北大口腔的全國引領示范作用。
(口腔病理科 張建運、國家工程實驗室 趙一姣)
上一篇: 我院優質護理典型經驗在全國進行匯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