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簡介
醫院簡介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簡稱“北大口腔”,始建于1941年。前身是國立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齒科診療室。新中國成立后,在系主任毛燮均教授的大力呼吁下,傳統的牙醫學教育革新為現代的口腔醫學教育,并于1950年率先獲得衛生部、教育部的批準,北京大學醫學院牙醫學系也隨即更名為口腔醫學系,之后其他院校相繼效仿,使口腔醫學在國內醫學界的地位獲得了極大提升并不斷發展壯大。伴隨著八十年的發展歷程,如今的北大口腔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全面發展的大型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口腔醫學研究所。
背陰胡同 西什庫 魏公村 當今院貌
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委管的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醫院始終貫徹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秉承“厚德尚學 精醫濟世”的院訓精神,以培養卓越口腔醫學人才、護佑人民群眾口腔健康、服務國家口腔醫學事業發展為己任,在醫療技術與服務提升、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基層院校幫扶與國際國內合作、黨建引領與醫院文化建設等方面發揮“國家隊”的示范作用。
醫院作為“國家口腔醫學中心”,現有診療椅位807臺(含三亞醫院迎賓門診部20臺),開放病床173張,下設分支醫療機構8個,在崗教職員工2900余人。目前,醫院年門急診服務患者超209萬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9000余人次,口腔專科醫療服務規模世界領先。醫院擁有口腔專科首批全部8項“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牙體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兒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病科、口腔種植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委托的國家口腔醫學專業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中心;是全國唯一入圍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的口腔專科醫院;是2008奧運會及殘奧會,2022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定點醫院。近年來,醫院不斷創新診療技術和服務質量,致力于推進推廣以患者安全為中心、以質量安全為核心的質量管理體系與服務模式,在全國口腔醫療機構中率先通過電子病歷五級認證、互聯互通四級甲等認證、ISO15189臨床實驗室國際認證。
作為全國僅有的兩個口腔醫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之一,北大口腔的學科建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師資力量雄厚,人才輩出。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斷引領著中國口腔醫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1984年培養出我國第一位醫學博士,1988年培養出我國第一批臨床技能型醫學博士,2012年培養出我國第一位口腔醫學雙博士,開創了口腔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和口腔醫學八年制本博貫通式培養體系。
目前,北大口腔擁有10個口腔醫學科學學位博士點、11個口腔醫學專業學位博士點,臨床教研室(組)和基地29個,在崗博士生導師111人、碩士生導師86人和一大批學術造詣高、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學術帶頭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負責人、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以及其他省部級人才五十余名。多年來,北大口腔一直吸納著來自五湖四海最優秀的學生,以“崇尚創新、引領未來、扎根祖國、面向國際”為育人目標培育新時代的卓越口腔醫學人才。在培養的歷屆畢業生中,他們心系國家、胸懷四海,積極參與各地建設,始終為國家、為基層的口腔醫學事業發展貢獻著北大醫學人的磅礴力量。他們當中已有兩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4名,國家一級學會會長/副會長12名。
北大口腔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口腔醫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單位,全國口腔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臨床教學示范培訓中心、十門國家級課程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榮譽;入選首批和新一輪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和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國家首批口腔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7個專業基地);是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中國醫師人文醫學職業技能培訓基地。
醫院擁有多個國家級平臺或基地: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口腔生物材料和數字診療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口腔醫學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家口腔醫學專業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中心、國家(口腔)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臨床教學示范培訓中心、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7個專業基地)、國家醫學考試中心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口腔類別)、國家科普教育基地、中國醫學科學院口腔醫學創新單元、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口腔)、國家級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還擁有國家衛生健康委口腔數字化醫療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國家藥監局口腔材料重點實驗室、口腔數字醫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研究型病房、北京市科普基地等多個省部級科技研發平臺。為國家口腔醫學領域法規、公共衛生政策、標準與診療規范的制定,考試與人才培養、質控、材料器械研發等提供了智庫支撐。
醫院多年來作為智庫核心助力國家口腔公共衛生政策的制訂和推廣。1981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批準為“預防牙醫學科研與培訓合作中心”。主持了前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由中華口腔醫學會主持,北大口腔專家作為主力參與全過程;在健康口腔行動方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都提供了智庫支持;并通過學科聯合體、遠程醫療、教學培訓,多渠道開展健康扶貧,支持區域和基層口腔健康事業發展;依托國家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基地,打造多媒介科普傳播矩陣,提升全民口腔健康素養。
北大口腔作為中華口腔醫學會、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國家口腔醫學專業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中心(簡稱“國家口腔醫療質控中心”)、中國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中國醫院協會口腔醫院分會、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口腔醫學專委會等全國性口腔行業組織的支撐單位和會長/理事長/主任委員單位,始終致力于我國口腔醫學學科發展、醫師隊伍培養和成長、全民口腔健康水平提升,并通過對口幫扶、建立聯盟等形式,輻射帶動全國口腔醫學院校發展。還充分發揮技術支撐作用,受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牽頭一系列業內管理規范和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并為國家相關政策、規劃的制訂提供專家意見。作為定點醫院,在北京2008奧運會、2022冬奧會中為運動員提供優質口腔健康服務。
北大口腔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勇擔使命,響應援疆援藏、京津冀協同發展、京蒙對口支援等號召,依托學科優勢,與數十家院校簽訂對口幫扶協議、遠程醫療協議,成立北京市口腔專科醫聯體50余家。
作為國內口腔醫學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與海外40余所口腔醫學院校簽署了學術合作諒解備忘錄(MoU),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先后建立4個國際專科醫師、國際學者培訓基地:世界衛生組織預防牙醫學科研與培訓合作中心(WHOCC)、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協會腫瘤與修復重建培訓中心(IAOMS)、國際內固定學會顱頜面分會培訓中心(AOCMF)、國際口腔種植學會國際學者培訓中心(ITI Scholarship Center-Beijing),為25個國家和地區培訓66名國際青年學者;17人受聘海外院校客座教授,31位專家在國際重要學術組織任領導/委員;28人在國際知名期刊任正/副主編、編委。每年接待大量外賓,多次舉辦大型國際和地區性學術會議,已成為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八十多年來,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以“厚德尚學、精醫濟世”的院訓精神作為核心文化理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醫院文化,并激勵著一代代北大口腔人為了早日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口腔醫學院”的目標而不斷開拓進取、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