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数据库软件经过了1500多个小时的测试,开发工作量高达3.6万人/月,相当于1000名员工连续研发3年的成果
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数据库重演(Database Replay)、自动诊断知识库(Automatic Diagnostic Repository ADR)和基于特性的打补丁(Feature Based Patching)等,还为企业级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而在Linux系统下,Oracle 11g的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简称EM)更是为数据库的管理、监控和维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EM是一个功能强大的Web界面工具,通过它可以实现对Database、middleware、application全系软件的全面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下配置和优化Oracle 11g的EM,以确保数据库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
一、Oracle 11g EM的配置 1. 环境准备 在配置Oracle 11g EM之前,需要先确保Oracle数据库已经成功安装,并且系统满足Oracle EM的配置要求
这包括安装必要的依赖包、配置操作系统内核参数和资源限制等
2. 配置Oracle用户环境 切换到Oracle用户,并配置其.bash_profile文件
这是为了确保Oracle用户的环境变量正确设置,以便EM能够正常运行
su - oracle source .bash_profile 3. 创建EM 使用`emca`命令创建EM
这是配置EM的关键步骤,过程中需要输入SID、数据库端口号、sys/sysman的密码等信息
emca -config dbcontrol db -repos create 在创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错误,如表空间不足等
这时,需要登录到SQLPlus,查看并扩展表空间
ALTER TABLESPACE SYSTEM ADD DATAFILE /path/to/new/datafile/wcdb_system_02.dbf SIZE 500M; 扩展表空间后,再次执行`emca`命令,即可成功创建EM
4. 验证EM配置 安装完成后,使用`emctl`命令查看EM console服务的状态,并找到dbconsole的地址
emctl status dbconsole
通常,EM的访问地址为`https://
二、Oracle 11g EM的优化
1. 调整监听程序配置
监听程序是Oracle数据库与外部通信的重要组件 为了优化EM的性能,需要确保监听程序的配置正确无误
使用Net Configuration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