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操作系统中,Linux以其独特的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特性,赢得了全球无数开发者和用户的青睐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自一个名叫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的年轻芬兰人
芬兰赫尔辛基的奇迹:林纳斯·托瓦兹的成长与初衷 林纳斯·托瓦兹于1969年12月28日出生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普通家庭
自幼对计算机充满浓厚兴趣的他,在大学期间,便展现出卓越的编程才华
1991年,当时还是赫尔辛基大学学生的托瓦兹,在Unix商业化浪潮的背景下,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个操作系统内核
Unix,这一诞生于贝尔实验室的操作系统,自1970年代以来便以其稳定性和高效性著称
然而,随着AT&T在1983年发布Unix System V Release 1,并将其商业化,Unix的源代码不再开放,这无疑限制了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和开发者的创新空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林纳斯·托瓦兹萌生了创建一个自由、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内核的想法
Linux的诞生:从Freax到Linux 起初,托瓦兹只是出于学习的目的,开始编写一个名为“Freax”的操作系统内核
他利用个人时间和器材,在Intel的386机器上,不断调试和完善这个内核
随着项目的推进,托瓦兹决定将这个项目发布在互联网上,并开放源代码,邀请全球各地的程序员共同参与开发
这一决定,不仅为Linux内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开启了全球开源协作的新篇章
1991年10月5日,托瓦兹正式发布了Linux内核的第一个版本v0.01,并将其命名为“Linus Minix”(Linus的Minix内核),以纪念他最初受到启发的Minix操作系统
随后,这个内核的名字被简化为“Linux”,寓意着它是Linus和Unix的结合体
开源社区的崛起:Linux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 Linux内核的发布,迅速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程序员和开发者的关注
他们纷纷加入到Linux的开发中来,共同推动这个项目的快速发展
这些开发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背景,但共同的开源精神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们通过互联网交流、分享代码和经验,建立起了庞大的Linux社区
1992年,GNU操作系统和Linux内核的结合,标志着Linux发行版的诞生
GNU是由理查德·斯托曼在1984年发起的自由软件项目,旨在创建一个完全自由的Unix类操作系统
随着GNU工具和Linux内核的结合,第一个GNU/Linux发行版——Slackware Linux应运而生
此后,Debian、Red Hat、SUSE等发行版相继问世,极大地丰富了Linux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
在Linux社区的不懈努力下,Linux内核不断更新和完善
从1993年的v0.99版本到2023年的v6.x版本,Linux内核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Linux也在服务器、桌面、移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今,90%的云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