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追溯Linux的起源,我们不得不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一个由个人梦想汇聚成技术革命的故事悄然拉开序幕
一、萌芽:不满与梦想的碰撞 Linux的诞生,源自于一位名叫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的年轻芬兰人对现有操作系统的不满
1991年,托瓦兹还是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一名学生,他对当时主流的Unix操作系统深感兴趣,但高昂的授权费用和使用限制让他倍感束缚
Unix,这个由肯·汤普森和丹尼斯·里奇在贝尔实验室创造的杰作,虽然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享有盛誉,但其商业化路径却将许多渴望探索其潜力的用户拒之门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托瓦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发一个类似于Unix的操作系统,但完全免费且开源,让所有人都能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
这个想法如同一颗种子,在托瓦兹的心中生根发芽,并迅速在网络上找到了肥沃的土壤
1991年8月25日,托瓦兹在Usenet新闻组comp.os.minix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宣布了他计划中的这个新项目,并将其命名为“Freeminix”,但很快这个名字被简化为“Linux”,以纪念托瓦兹本人(Linus的谐音,同时取Linux为“Linux is not Unix”的缩写之意,尽管后来这一解释被托瓦兹本人否认,称这只是个巧合)
二、成长:开源社区的奇迹 Linux的初期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于托瓦兹个人的努力和互联网上志愿者们的贡献
托瓦兹将代码开源,邀请全球范围内的程序员参与进来,共同构建这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这一创举迅速吸引了大量对Unix充满热情但又无法负担其费用的开发者,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专业技能,却因为共同的信念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Linux内核不断壮大,各种外围工具和应用程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94年,Linux 1.0版本正式发布,标志着这一项目从实验阶段走向了成熟
随后,Linux基金会、开放源代码促进会等组织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开源文化的发展,为Linu